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批准亳菊等产品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(第 494 号)
来源: | 作者:云南地理标志网 | 发布时间: 2022-07-23 | 64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批准亳菊等产品实施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(第 494 号)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国家知识产权局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第四九四号 

  根据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》,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专家 审查委员会对亳菊、即墨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技术审 查。经审查合格,批准上述两个产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自即 日起实施保护。 特此公告。

  附件:1. 亳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 2. 即墨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国家知识产权局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2 年 7 月 20 日

  附件 1 亳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 一、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亳菊。 二、申请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。 三、产地范围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,涡阳县义门镇、陈大镇、牌坊镇、花 沟镇、龙山镇、涡南镇、星园街道、城关街道、天静宫街道、高 炉镇、西阳镇、标里镇,蒙城县小涧镇、岳坊镇、马集镇、小辛 集乡、城关街道,共计 42 个乡、镇、街道现辖行政区域。四、质量要求 (一)品种 产地范围内的传统白菊花品种。 (二)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沙质壤土,土层厚度 30~40cm,土壤有机质 1.0%~2.0%,土壤 pH 值 6.5~7.5。 (三)栽培管理 1. 育苗。育苗方法有扦插、分株两种。主要采用扦插育苗。 2. 整地。深翻土壤 30cm 以上,整平耙细,做 1.5m 宽的高 畦,开沟宽 30cm,深 20cm。3. 施肥。每 667m2施农家肥 4000~4500kg。 4. 移栽。4―5 月,选择苗高 15~20cm、粗壮、须根多的幼 苗作为种苗,按株行距 60cm×50cm 定植,每 667m2 移栽 3000 株左右。 (四)田间管理 1. 中耕除草。定植后到现蕾前进行 3~4 次中耕除草。结合 中耕除草,每 667m2施复合肥 20kg。 2. 打顶。当植株生长到 25cm 时,打顶一次;第二次打去新 的分枝末梢。打顶于 7 月上旬完成。结合打顶,每 667m2施复合 肥 15kg。 (五)采收加工 采收→传统阴干或杀青烘干。 1. 采收。9―11 月花盛开,花瓣普遍洁白时,分批采收。 2. 传统阴干。用细绳捆成小束,倒挂于房外屋檐下通风干 燥或堆垛荫晾干燥,八成干时摘花,晒干保存。 3. 杀青烘干。100~120℃杀青灭活,50℃以下烘干。 (六)特色质量 1. 感官特色。菊花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,直径 1.5~3.1cm。 总苞片卵形,3~4 层,草质,呈黄绿色或褐绿色。舌状花数层, 位于外围,类白色,劲直,上举;管状花多数,黄色,顶端齿裂 有 5 个齿。体轻,质柔润。气清香,味甘微苦。 2. 理化指标。水分≤15.0%,杂质≤7.5%,总灰分≤5.0%,绿原酸≥0.30%,木犀草苷≥0.08%,3,5-O-二咖啡酰基奎宁酸≥ 0.90%。 3. 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必须符 合国家相关规定。 五、专用标志使用 亳菊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,可向安徽省亳州市知识产权管理 部门提出使用“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”的申请,经安徽省知识产权 局核准后予以公告,并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。亳菊的检测机构 由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。

  附件 2 即墨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要求 一、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即墨黄酒。 二、申请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。 三、产地范围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现辖行政区域。 四、质量要求 (一)原料要求 1. 黍米。产地范围内和国内北寒温带种植的黍米,符合 GB/T 13356 规定二等以上的要求。 2. 水。采用崂山北麓的地下深井水,井深≥30m,水质硬度 在 240~400mg/L 的麦饭石水,符合 GB 8537 规定。 3. 酒曲。选用当年产优质小麦,经“粉碎→成型→发酵” 三步法制成。 (二)工艺流程 浸米→糊化(蒸饭)→糖化→发酵→压榨澄清→煎酒灭菌→ 陈化贮存→勾调→过滤→酒杀菌(酒坛清洗杀菌)→灌装封口→ 成品黄酒。 加工要点:1. 浸米。将黍米浸泡 24 小时以上,浸米温度 35~40℃。浸 泡后冲洗,要求水清无米浆。 2. 糊化(蒸饭)。加热蒸煮 90 分钟,使淀粉变为可发酵性 糖,达到焦而不糊的状态。 3. 糖化。蒸煮好的糜摊凉冷却至 60℃,加入酒曲,进行糖 化。 4. 发酵。糖化好的糜温度降至 25~34℃,加入酵母发酵。 甜型需在 28~34℃下发酵 5―7 天,半甜型需在 25~28℃下发酵 8―10 天。 5. 压榨澄清。酒液与酒槽分离,酒液抽入澄清罐中沉淀 1 天。 6. 煎酒灭菌。瞬时灭菌,温度控制在 85~95℃。 7. 陈化贮存。将酒装入储存罐或陶坛贮存,在避光阴凉处 存放 30 天以上。 8. 勾调。按照生产计划和理化指标等因素,用不同年份的 原酒进行调配。 9. 过滤。清除杂质或沉淀。 10.杀菌灌装。经过 84~92℃高温对酒进行杀菌,用蒸汽对 酒坛进行杀菌后灌装。 (三)特色质量 1. 感官特色。 (1)半甜型:色泽金黄色或黄褐色,清亮透明,具特有的浓郁焦香,酸甜适中,醇和柔美,微苦而余香不绝; (2)甜型:色泽褐红透明,有光泽,具特有的温和焦香, 酒体醇厚,鲜甜爽口,甜而不腻,柔和协调,后味深长。 2. 理化指标。 (1)半甜型:总糖 40.1~100.0g/L,非糖固形物≥24g/L, 酒精度(20℃)≥11.0%vol,总酸 4.5~7.5g/L,氨基酸态氮≥ 0.22g/L,pH 值 3.5~4.5,氧化钙≤0.5g/L。 (2)甜型:总糖>100.0g/L,非糖固形物≥23g/L,酒精度 (20℃)≥11.0%vol,总酸 4.5~7.5g/L,氨基酸态氮≥0.23g/L, pH 值 3.5~4.5,氧化钙≤0.5g/L。 3. 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要求必须符 合国家相关规定。 五、专用标志使用 即墨黄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,可向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知 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使用“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”的申请,经山东 省知识产权局核准后予以公告,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。即墨黄 酒的检测机构由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 中选定。